第二节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需要
1、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责任
依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的要紧部分,其消防安全责任也应由承办者及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条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职员,维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对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指标和管理规定。
活动场地的产权单位应当向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单位提供符合消防安全需要的建筑物、场合和场地。
2、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工作指导思想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要紧思想为指导,以科学进步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围绕“少发生,力争不发生大的失火事故;一旦发生失火,要全力将失火损失降到低,达成少死人、力争不死人”的目的,重点管控,整体防控,确保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不发生群死群伤失火事故,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顺利举行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3、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原则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守卫工作需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降低失火。所有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守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限度地降低失火及其导致的职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风险。二是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有关单位及负责人应抓好失火预防工作,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筹备,搞好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单位全体职员抗御失火的整体能力和自防自救意识。三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统一领导下,对大型活动消防安全守卫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工作体制。四是依法申报,加大监管。在重大节庆活动法律手续齐备的状况下,大力拓展活动举办之前、举办期间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整改各类失火隐患。五是迅速反应,协同应付。有关单位及负责人应充分整理、借助现有力量,打造统一指挥、反应飞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灭火和应对疏散管理机制。
4、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为保障重大节庆活动安全有效进行,需要打造统一指挥、反应飞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消防安全守卫组织体系。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质和活动需要,成立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任组长、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单位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守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守卫工作。
领导小组应设灭火行动组、通信保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和防火巡查组。
5、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内容如下:
承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承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守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1)贯彻实行消防法规,保障承办活动消防安全符合规定,学会活动的消防安全状况。
2)将消防工作与承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统筹安排,批准推行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工作策略。
3)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推行消防安全规范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流程。
5)组织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督促落实失火隐患整改,准时处置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依据消防法规的规定打造义务消防队。
7)组织制定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实质的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并推行演练。
8)依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重大节庆活动举办的消防安全检查手续,在获得合格手续的首要条件下方可举办。
承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
承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守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对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并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拟订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工作策略,组织推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规范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流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策略。
4)组织推行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和失火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推行对承办活动所需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
7)对参加活动的演职、服务、保障等职员进行消防常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的推行和演练。
8)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9)协调活动场地所属单位做好有关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按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状况,准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推行。
活动场地产权单位
活动场地的产权单位应当向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单位提供符合消防安全需要的建筑物、场合和场地。对于承包、出租或者委托经营、管理的,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要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推广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灭火行动组
组长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担任,无分管消防安全的副职领导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担任。成员由现场员工及现场防火巡查力量组成。灭火行动组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结合活动举办实质,制定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并报请领导小组审批后推行。
2)推行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的演练,对预案存在的不适当的地方进行调整,确保预案贴近实战。
3)对举办活动场地及有关设施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整改失火隐患,确保活动举办安全。
4)组织力量在活动举办现场借助现有消防装备推行消防安全守卫,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失火事故或突发性事件。
5)发生失火事故时,组织职员对现场进行保护,帮助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
6)对发生的失火事故进行剖析,汲取教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活动举办提供强有力的安全
保障。
通信保障组
通信保障组组长由一名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指定有关部门及全体职员组成。通信保障组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打造通信平台有条件的单位可借助无线通信平台,无条件的单位将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及成员的联系方法汇编成册,打造通信联络平台。
2)保证第一时间内将领导小组长的各项指令第一时间内传达到每个参战单位和职员,达成上下通信畅通无阻。
3)与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维持紧密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争取灭火救援时间,大限度地降低职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疏散引导组
疏散引导组组长由一名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及全体职员组成。疏散引导组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学会活动举办场合各安全通道、出口地方,知道安全通道、出口畅通状况。
2)在重点部位,设置员工,确保通道、出口畅通。
3)在发生失火或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引导参加活动的职员从近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确保参加活动职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防护救护组
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由一名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及全体职员组成。安全防护救护组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做好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前期预防,做到心中有数。
2)聘请医疗机构的专业职员备齐相应的医疗设施和急救药品到活动现场,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筹备工作。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第一时间到场处置,确保人身安全。
防火巡查组
防火巡查组组长由一名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组织具备专业消防常识和技能的巡查职员组成。防火巡查组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巡查活动现场消防设施是不是完好有效。
2)巡视活动现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不是畅通。
3)巡查活动消防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员工在岗状况。
4)巡查活动过程用火、用电状况。
5)巡查活动过程中的其他消防不安全原因。
6)纠正巡查过程中的消防违章行为。
7)准时向活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巡查状况。
6、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的档案管理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单位应当打造完善承办活动的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含消防安全基本状况和消防安全管理状况,消防档案应当翔实,全方位反映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工作的基本状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依据状况变化准时更新。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
1)消防安全基本状况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①活动基本概况和活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状况。
②活动场合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有关文件。
③活动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④活动消防安全工作策略、消防安全规范。
⑤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状况。
⑥现场防火巡查力量、义务消防队等力量部署及消防装备配备状况。
⑦与活动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员工状况。
⑧临时搭建的活动设施的耐火性能测试状况。
⑨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
2)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①活动前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或资料,与落实整改建议的状况。
②活动所需消防设施设施的配备、运行状况。
③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④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⑤灭火和应对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⑥失火状况记录。
⑦消防奖惩状况记录。